-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元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弹性
我们的教育是以学生的发展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的。而学生是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生活背景,他们在学习中有着不同的经验和体会,对同一个问题的解决,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思维习惯和见解。因此要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就需要教学的设计要有弹性,应遵循弹性原则,少干扰学生,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给他们更多的主动发展的空间和时间,以利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教学中的弹性原则即切实认识并重视学生的实际基础存在的个别差异,在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活动的设计、教学的组织形式、教学手段的使用、学习水平的评价等方面,都给不同的学生留有空间,包括质的空间和量的空间。使不同水平的学生各有不同的发展。使得教师关注学生在学习活动之后,每个学生在各自原有基础上掌握了什么,具备了什么(不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态度情感的发展,能力的提高)。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具有弹性
实施弹性化的教学目标是落实“面向全体”的有效措施。应改变以学生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形成、能力的发展的教学目标为以个体学习成功的教学目标。而且,允许个体成功的内容、程度有所不同。成功的内容包括:学习数学的情感、对数学的体验以及认知方面的成果。如,在计算教学中提出的目标不同,表达能力比较强的学生达到用数学语言叙述计算过程;表达能力稍差的学生能够用生活语言、描述性的语言简单地叙述计算过程;能够计算但不善表达的学生要模仿着其他学生说。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各有所得,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二、教学内容的安排具有弹性
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内容的呈现应该根据学生不同的知识背景和认知发展水平,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要。我们的教材是相对统一的、适合各地区的一般化学生的,而对于一个班级中的每一个体来说,教学内容就不一定和他们相适应。这就意味着教师要有驾驭和处理教学内容的权力,有自由选择的弹性化的空间。数学教学内容对学生来说,它是外在的、不熟悉的,需要教师对它进行加工后,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接受和掌握。所以,内容的弹性对学生来说,给他们创造了自由发展的更大的空间。
如在100以内数的认识一节中,教材的安排是两个小朋友按不同的方法数糖果。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生活经验(大多数学生新课前已经能够数出100以内物体的个数),改变了教学内容的安排。
师问:谁能用不同的方法从1数到20?
谁能从1数到100?
你还能用别的方法数出来吗?
这样的安排考虑了学生的已有水平,适应了学生的表现欲,变按部就班的被动学为适应学生发展的主动学,给学生表现的机会,使之产生成功的自豪感。而且通过学生一个一个、两个两个、五个五个、十个十个地数数以及仍然用这些方法数小棒,让学生充分体验,这样就使每个学生的智慧得到了充分地发展。同时,教师对用哪种方法更好,不做规定,因材施教,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发展。这样就把教材上处于静止状态的知识信息变为输出状态的知识信息,使学生获得良好的知识结构。
三、教学方法的选择具有弹性
在教学方法上,从单纯重视学习的结果转变为既重视学习的结果,更重视学习的过程;从只重视教学方法的研究转变为同时重视学习方法的探索。不同的教学内容应有不同的教学方法,针对不同的学生也应有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本身是一个动态过程,教学方法又处在一个变量地位,所以教师能够根据教学中产生的新情况,随时调整教学方法。即“以内容定法,以学生定法,以过程情境定法和变法。”教师应该深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培养造就的,应努力开发每个学生的特长和潜能,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热情关怀,循循善诱,加强个别辅导,帮助他们增强学习的信心,逐步达到教学的基本要求,使每个学生都有适合自身的发展方式和途径。所以,教师应不只是考虑到某些学生,而是要考虑到班里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让每个学生在求知的过程中感受喜悦、获得成功。这就取决于教师选用怎样的教学方式,既取决于教师的讲解和组织、更取决于学生真正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程度和水平。
如小学一年级教学“量长度”一节时,通过学生充分观察、操作以后提问:米和厘米有什么关系?原以为学生会说“1米=100厘米”,而一个学生却说“1米比1厘米多得多”。教师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他用上我们刚学到的‘多得多’的知识,你们看,多好呀!”。从而增强了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再如在教学混合运算时,安排了让学生跟着录像到“超市购物”的环节,最后定格:9种货物的图象和单价。这时教师提出:买两样需要的商品,其中有一种商品买两个以上,想一想应该付多少钱?你能用一个算式表示出来吗?想好之后,说给小朋友听。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但要用眼观察、用脑思考、用语言描述、还要动笔写一写。从讨论中意识到我们都是先计算买几个的同样商品,从而得出有乘有加,先算乘法的道理。紧接着,教师又提出,如果有20元钱,买3罐糖果(每罐6元),钱够吗?学生的想法很多:①6×3=18(元)20-18=2(元)②20-6×3=2(元)③20÷6=3……2④ 6×()<20,学生通过不同的路径解决了问题。所以,教师要相信、发现、开发学生的潜能,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创造条件,使其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创造性学习。
四、教学活动的设计具有弹性
传统的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只强调教师的“教”,而忽视学生的“学”,教学活动往往是围绕如何“教”而展开,很少涉及学生如何“学”的问题。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少,大部分时间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很难发挥,更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所以,应该让学生在运用生活经验、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教师为每个学生提供活动的空间、探索的空间 、创造的余地。
1.教师创设氛围,提供情境,使他们不同程度的对数学产生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如在教学第二册“量长度”一节,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出示教师给学生量身高、妈妈给孩子量身长、工人叔叔量玻璃等几张照片,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需要量长度并迫切地想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2.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实践和交流的机会,使他们不同程度的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
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一课时,设计了这样一个数学活动:请你们用最少的纸将“舒肤佳”香皂盒包上一层纸,想办法算一算用了多少纸?学生共用了16分钟的时间,相当于一节课的2/5的时间进行剪、折、叠、画、量等探索性、创造性的活动。他们的收获不仅仅是获得了计算长方体表面积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在活动中掌握了学习方法,他们认识了表面积,知道平面展开图的样子、更意识到二维和三维间的关系。这样的操作活动,花费的时间再长,也是值得的,因为他们不同程度的获得了数学活动的经验。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提供动手的机会和时间,不但能使学生体验、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并且通过动手和实践获得实际经验,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练习的设计要灵活,做到质和量的辩证统一。
练习在课堂教学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它是巩固知识、形成技能、开启智慧、发展个性、培养良好学风时常用的一种方法。在教学中既要发挥练习的强化、巩固、训练功能,更要发挥练习的探索、创造功能。关注每个人,让他们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充分、自由地发展。
例如,在巩固练习时,基本题要求全体学生都会,对一些星号题可让中、上学生做,思考题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做。平时练习的设计要灵活,练习量的设计也要灵活。如在写数字时,教师给出最低的要求,鼓励学生写到自己满意为止,这样做可以提高质量,减轻过重负担,同时也培养学生自主、自律的精神。
另外设计一些开放的数学题对学生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如,在学生认识了数字1~5之后,教师设计了一个“开火车”的游戏。教师当火车头,后面跟着5名学生当车厢,每节车厢上没有车牌号。教师问大家,车头后面的一节车厢是几号车厢?大多数学生说是1号,个别学生说是5号。教师十分重视这个“与众不同”的意见,请他说明理由。然后教师问学生:如果你拿着一张写着6号车厢的火车票,走下站台的时候,先看见了9号车厢,你能知道应该朝着哪个方向走才能找到6号车厢吗?学生借助刚才小游戏的经验展开了讨论。使学生充分地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五、教学的组织形式具有弹性
未来社会已越来越注重个人能否与他人协作共事、能否有效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能否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能否概括和汲取他人的意见等。教学的组织应着眼于学生获取学习的多向交流,注重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
在教学中采用自学和小组合作学习等多种形式相互补充的教学结构,切实发挥各种学习方式之所长,使学生学会竞争和合作。但应强调的是独立思考下的小组合作,同时重视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如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借助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思考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通过合作讨论、交流,学生知道了不同的方法,使他们不仅丰富了自己的理解,又有利于学习的广泛迁移。另外在合作的形式上采取不同的分组方式,如按同质(水平相当的学生)或异质(水平不同的学生)分组,根据学生的实际和问题的难易分成2人、3人或4人组,进行互相探讨、交流,在关键的时候教师给予点拨,但是,教师在这里只是组织者、指导者、协调者的角色,不是指挥者、裁判员。
六、教学手段的选择、使用具有弹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传递信息的手段也发生了变化,但是一定要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与传统的教学手段进行恰当的配合,藉此来传递教学信息,才能真正达到教学手段的优化。
在教学7的加减法时,设计了这样的一段电脑动画:一只小老鼠背着一袋土豆向家奔跑,不慎袋子破了,掉了1个土豆,又掉了1个……教师提问:猜一猜小老鼠到家时,有几个土豆?(画面上写着“我背回7个土豆”)这段动画给学生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大家争着说可能剩下6个、5个、4个……还有的说:“一个也没丢,因为小老鼠发现袋子轻了,又捡回来了。”通过动画的设计,使得学生寻求答案的思维是发散的,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只要讲得合理,都可以肯定。
如教学6的加减法时,教师课前让学生到操场上捡6个石子,带进教室,学生感到奇怪,当他们坐到座位上时又发现每张桌子上都用粉笔画了一个圆圈,更是莫名其妙。“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做个游戏好不好?”教师提出游戏规则之后,学生开始往圈里掷石子,根据圈里圈外的石子数列出加减法算式。在这个环节采取动手操作要比用电脑演示的效果好得多。所以,教学手段的选择、使用要恰当,真正达到教学手段的优化。
七、学习水平的评价具有弹性
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学习水平的评价具有弹性,主要体现在:评价的内容多项、评价的标准多层、评价的方法多样、评价的主体多元、评价的过程多次。这样就使得在注重学生横向发展比较的同时,更注重他们自身的纵向比较。如每项测试学生可根据自身的情况自己决定所要测试内容的先后,允许测试不理想的学生要求复试,要求,在模糊鼓励的同时,清晰反映学生的特长。
总之,教学中的弹性是建立在尊重差异、面向全体、以学生为主体等原则的基础之上,要体现现代教育的主动性、民主性、合作性和发展性等时代特征,有利于把学习数学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真正从机械被动的学习中解放出来,变被动学习为生动活泼的主动学习。
参考文献
《全日制义务教育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
责编:杨粟梅
上一篇:简易的“手指”与“卡片”游戏
下一篇:课堂组织技能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