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元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文/王俊辉 来源:小学数学教师 新课程不仅要求教师的观念要更新,而且要求教师的角色要转变,教师应从过去的知识传授者这一核心角色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激发者、辅导者、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介入可以有效地帮助和引导学生审视和反思自我,寻找和利用学习资源,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和形成有效的学习方式。但教师的介入应遵循适时、适当、适度的原则,否则教师的角色转变只能流于形式。我们在观摩课堂教学过程中,时常会发现教师虽然对课程改革的观念掌握得很好,但在实际教学中却有意无意地抛弃了这些观念,表现为介入不当——时间、尺度把握不好,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种表现。
一、低估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能力,以自己的理解作为标准,代替学生理解
这是一节《面积与面积单位》课,为了使学生理解“面积”概念,上课开始后,教师请学生通过用眼观察、用手触摸感知并理解黑板面、文具盒面、课本封面的大小,从而形成对面积概念的理解。学生活动结束后,教师请学生说说什么是面积。一位同学回答指“占地”,教师马上补充:也就是指黑板面的大小。后来当教师提问文具盒、课本封面的面积指的是……学生不假思索、异口同声回答指的是大小。“占地”是一种形象化的语言表达,在学生思维之初,借助形象表达某概念是合理的,也是允许的,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需要一定的时间。教师的过早介入,中止了学生对概念的自主体验与理解同化的过程,学生没有搜集信息,分析处理,而只是揣摩教师的意图,迎合教师的期望,导致思维没有得到充分的展开,始终处于待激发的平衡状态,造成理解的单一化、标准化,形成固定思维、机械记忆。
教师应创设一定教学情境,加快学生思维的转化过程,而不能人为地造成思维断层。例如,上海的潘小明老师在讲授“循环小数的认识”一节时,为使学生理解“循环”一词,创设了这样的教学情境:
师:同学们,一年中有哪几个季节?
生(齐):春、夏、秋、冬。
师:再说一遍。
生(齐):春、夏、秋、冬。
师:继续往下说。
生(齐):春夏秋冬春夏秋冬春夏秋冬……
(教师做手势让学生继续说。学生说着说着声音渐渐小了,最后满面疑惑不愿意说了。听课教师会心地笑了,掌声热烈。)
师(面带微笑):怎么停下了?
生:说不完。
师:哦,说不完。能不能找到规律呢?大家讨论一下。各小组推选一个代表说说看。
生:春夏秋冬的出现是有规律的,顺序不变。
生:出现的过程是永远不停止的。
生:春夏秋冬是重复出现的。
(教师在学生回答过程中不时参与引导,并板书一些重要的词语:依次、不断地、重复)
师(归纳):我们把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的现象叫做循环。
在这里,潘老师并没有把“循环”一词的含义直接教授给学生,用自己的理解代替学生的理解,而是让学生通过活动理解,这样自主获得的概念才是最深刻的。
二、过早揭示问题的重点难点及矛盾,使学生对矛盾的认识仍停留在感性的低层面上
学生感知面积概念后,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上面积的定义:物体的表面围成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然后教师强调定义中“围成的”一词,并出示两个图形:∠,提问:这两个图形可以求面积吗?学生回答:不能,因为这两个图形不是“围成的”。我们认为,学生自行阅读定义,对定义的准确理解程度不一,可能形成多样化的理解。教师的过早介入,使得学生中止了对概念的思考判断的过程,无选择地接受了教师的暗示。学生的回答并不表示他们完全理解,而只是教师声音的复制。笔者想到北京特级教师吴正宪老师执教的《分数的初步认识》,为强调概念中的“平均分”,吴老师设计了一个判断题:把一个圆分成两份,其中一份占。对这个问题学生出现两种不同的答案,双方各执一词,谁也说服不了谁。吴老师没有简单揭示答案,而是组织两个辩论队进行辩论,不同观点的学生在辩论(举反例)中逐渐融合,达成一致,因此学生对概念的理解程度较高。实际上,学生在听到一种与自己相反的(或者不完全相同的)结论时,他就接受了挑战,他的思维接受了碰撞,而这种挑战来自于同学而非教师的时候,碰撞会更加激烈和深入。由此可见,教师的过早介入缩短了学生思考判断的过程,虽然可以起到明晰概念的作用,但远不及学生通过自主思考获得来得深刻。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创设矛盾,激发碰撞,诱引思考,促成创新。
三、对异于自己预设的思路、方法本能(但非故意)地排斥或抵制,与一些可以激活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具有探索价值的材料失之交臂
例如,在推导长方形面积公式的过程中,教师先出示投影(图略)。
师:你们有什么办法得到这个长方形的面积?
生1:用1平方厘米小正方形摆量。
生2:画方格的方法。
……
学生用摆方格的方法合作求出学具中长方形的面积并记录在表中。
师:如果我们测量操场面积、厨窗面积能能用摆方格的方法?
生3:面积太大了。
生4:可以。 师:可以是可以,但面积怎么样?
生(心领神会):太大了。
师:那怎么办呢?
生5:拿尺子在地上画。
生6:量。
师:面积能直接量出来吗?面积与长方形的什么有关系?(提示:周长、长宽、大小)
可以看出教师在引导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中,步步设问,把学生往自己预设的陷阱中引导,以设问代替了学生思考及自主选择方法尝试的过程。《学记》云: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教师应把独立发现的机会让给学生,应提供时间与空间让学生独立分析事实,只有当学生在具体事实与结论之间建立起联系时,他们才体会到发现的乐趣,这也加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并很想将其付诸于实践。
对同一问题,我们可以借鉴吴正宪老师的处理。
师:同学们刚才测量了文具盒、课桌及黑板的面积,老师想测量一下整个舞台的面积,应选取哪个测量单位,怎样测量?
生:用1平方分米为单位。
师:好,愿意的同学请自己到前面来,帮老师测量。
大部分同学站起来,开始测量。只有几个学生坐在座位上没有动身。吴老师走到这几个学生面前,轻声和他们交流。不一会儿,陆续有几位同学停止测量,想走回座位。吴老师马上上前询问怎么不量了?学生回答,纸片太小,舞台太大了。(台下笑声一片)吴老师请他们回到座位,其他同学见状纷纷站起来,回到座位,还有几个学生在台上,或弯腰或蹲着测量。
师:你们愿意量下去?(生:愿意。)
师:好,那你们就继续吧。什么时候不愿意了,就自己回座位吧。(转向已回到座位的学生)
师:刚才我注意到有几个同学没有去测量舞台的面积,他们说舞台面积太大了,而1平方分米单位太小了,所以他们不愿意去量。你们中途停下来,是不是这个原因啊?(生:是。)
师:面积单位太小,怎么办呢?
生:找更大一点的面积单位。
这时那几个学生也返回座位,只有一个学生还在不停地测量。吴老师转向那个学生。
师:你都累得满头大汗了。你还愿意量下去?(生:愿意。)
师:那好,你就量吧。我们继续讲课。
台下笑声一片,掌声一片。吴老师开始讲新的面积单位——平方米。
新课标指出,要让学生自主经历知识的来龙去脉,创设矛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基于这一点,吴老师在导入新授知识——平方米之前,巧妙地利用不当测量单位所引起的矛盾,使学生产生困惑,激起学生解决问题(选取适当测量单位)的欲望,从而为以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可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另外,新课标指出要允许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要让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面对最后那名学生固执地采用自己的方法测量,吴老师尊重学生,宽容地对待学生的自主选择,对其选择策略并不急于评价,而是作了延迟,其目的在于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反思,并进行自我评价。
四、急于赶教学进度,提出问题自问自答,以自己的活动代替学生探究
由于受传统教育观、教学观和课堂教学评价的影响,部分教师为“圆满”完成教学任务,使得公开课或观摩课顺利地进行或完成,往往不能心地留给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而以自己的活动代替学生主动探,造成教师一言堂,课堂教学成为教师的“独角戏”。
如在《长度和长度单位》这一节市级公开课上,教师完了长度和长度单位的教学,为拓展学生所学知识,教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测量一位同学的腰围,应该怎样量?从数学思想角度看,教师在这里渗透了转化的思想,即把曲线段转化为直线段来测量。教师的设计意图是好的。但问题提出后,没等学生做出反应,教师把讲台上的短尺、直尺收起来,并告诉学生这些工具有局限,不便操作。接着,教师出准备好的彩带,亲自示范如何用彩带围住某同学的腰,然后再测量所围彩带的长度,或者量结点剩余的部分,用彩带总长度减去剩余长度也可以得到腰围。在这里,教师完全是一位保姆,过于低估学生的能力,过于强调课堂教学的流畅性,过于关注自的表现,完全忘记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从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与能动性。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应树立新的教学观与学生观,转变教师角色,调整教学行为,在这些方面,教师应切实把握其中的思想髓,敢于舍弃旧观念,善于反思教学行为,敢于否定与课程改革不相适应的行为。只有从观念及行动上完全保持与课程改革要求相一致,我们的改革才可能取得最后的成功。
责编:杨粟梅
上一篇:让学生教学生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