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全部子站 > 备课网 > 名师

教学艺术使教师职业更加美丽

来源:长理培训发布时间:2017-09-27 20:24:47

  从教师发展看,形成教学艺术,可以实现教师长期的、有计划的全面发展。任何一种单一目标,如教学技能的提高,都不能实现教师的全面发展。可以说,形成教学艺术,可以使教师职业更加美丽,具体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感受自身价值,完成教学责任 

  要实现艺术化的教学要求,教师必须坚持“教必有法”的原则性和“教无定法”的灵活性的统一,在广泛吸收、借鉴已经积累、形成的方法的基础上,进行艺术性地再创造、再加工。 

  教师不能执于一策,囿于一方,要综合使用各种方法,以高效果为标准匹配各种方法。不同的方法组合会产生不同的结果,教师要因时因地因人进行创造性地发挥,以富有个性特色的、常变常新的方法完成教学任务,从而进入艺术境界。形成教学艺术的教师,能够培养富有独立精神的学习者,“独立精神”最主要的成分是创造性。 

  教学艺术是实现这种目的的最佳选择,创造性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创造性教学。创造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体现,有无穷的乐趣,而机械劳动只能使人感到枯燥无味。好的教学一定能使教师的创造性得到很好的发挥,教师在实现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同时,会产生更大的创造欲望,真正会体会到“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职业”。 

  教学的责任在于完成教育学生的使命,通过人类文明精华去影响学生,通过教师的人格魅力达到对学生的正向影响,让学生通过一系列活动去建构知识、发展智力与能力。教师的根本责任在于实现对学生最优化的教育,这也是教学的根本目的。一个探索教学艺术的教师,与一个不探索教学艺术的教师,其教学效果大相径庭。因此,教学艺术形成与教学目标的达成度紧密相关。 

  教学目标的达成度与教学任务的完成是不同的。有一些教师,上课按照事先准备好的教案,匆匆讲授,不注意学生的听讲效果。问为什么这么做?答曰:为了完成教学任务。然而,教学任务是否完成,不是取决于教师的教,而是取决于学生的学。教师讲完了,学生没有掌握,他们没有主动参与,这样的教学就没有实现其理想的达成度。 

  人们往往会有一种感觉,在某项技能形成的一定时期,练习成绩就会出现停止不前的状态,这就是心理学上经常所指的高原现象。高原现象一般出现在技能练习的中后期阶段,教师在教学中也会经常遇到这种情况。比如说,教师对学生作文的教学,到了一定阶段就开始重复,很难往深里走。这里尤其要强调的是,教师要完成教学责任,就必须克服制约教学顺利进行的“瓶颈”——教学中的“高原现象”。教学艺术的形成,有利于教师克服教学中的“高原现象”。 

  要克服课堂的“高原现象”,教师就需要不断进行创新,不断形成教学艺术。教学是较为复杂、高级的工作,如果只是从单项技能的提高方面去考虑,就会陷入发展的死胡同。教师只有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策略等诸方面去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不断提高教学艺术,才能使自己走出发展的低谷,也才能凭借自己所形成的教学艺术,去克服制约教学顺利进行的“高原现象”。 

  二、形成教师的职业认同 

  教学艺术形成能够增加教师的工作乐趣,教师的工作乐趣是职业认同的重要前提。教学非艺术化,一方面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和人才的培养,另一方面,因为教师照本宣科,教法单调死板,就会产生一种偏见:只要识字,就可以当教师。作为教师,要努力发展自己,完善自己,以自己超乎寻常的工作能力、乐业敬业的态度赢得社会的尊重。知此,教师就会积极追求教学艺术。 

  教学艺术的追求过程,本身就是一种美的体验。这种体验,促使教师奋力采摘教学艺术“皇冠上的明珠”。教师会在教学中表现出愉快、欢乐、激动、狂热等情绪,不仅不觉得教学是一种负担,反而感觉是一种满足和享受,于是,便产生了掌握教学艺术的兴趣。兴趣会使教师对教学艺术产生“渴望获得”、“不断探索”、对工作负责、对学生热爱的现象和行为,持久的兴趣能使人在工作中有高度的热情。 

  教学意志可以使教学兴趣、热情变得恒久,它使教师在教学艺术的掌握上苦下功夫、锲而不舍。“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就是对这种情况的描述。教师有了较高的职业道德品质,加上对教学艺术强烈的兴趣,无论付出什么代价,都不会叫苦叫累的。对教学艺术的强烈追求,会使教师有无尽的美感。 

  要使教师形成职业认同,还必须在教学中发挥教师的本质力量。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教师不断谋求自己的发展,不断探索教学艺术。形成教学艺术,会使教师的教学充满创造,充满激情与智慧。教师会在富有教学艺术的教学中,体验到生命的乐趣,体验到教师这种职业的独特魅力。这样,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就会逐渐形成。 

  教师的职业认同,也取决于其所从事的教学工作成功与否。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能够不断有成功的体验,那么他们就会对自己的教学工作产生认同,反之,就会产生职业倦怠。教师如何才能获得成功,形成教学艺术为教师成功提供了方法论指导,它可以告诉教师如何才能成功。教师的工作可以区分为平庸性与开拓创新性,一个善于开拓创新的教师,自我素质的提高必然是持久的、综合的,这种持久的、综合素质的提高,标志着教学艺术的形成,这会使教师走出平庸,实现教学工作的开拓创新。 

  三、体会到教师的职业美 

  教师职业美的主观感受,是与教师在这种职业中的审美创造密不可分的。一个不去追求、不去进行审美创造的教师,是不会体验到教师职业的美的。可以说,教师职业美既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教师头脑中固有的,而是教师在教育实践中进行审美创造的结果。然而,教师职业美的创造不是随心所欲、天马行空的,它建立在教师自身专业素质提高的基础上,建立在他们对教育科学与教育艺术把握的基础之上。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形成教师的教学艺术,是教师体验职业美的重要前提。 

  自由是教师职业美的本质,倘若形成教师的教学艺术要有持久的效率,自由是必不可少的。自由可以从空间、时间和心灵的角度进行理解,空间的自由与时间的自由是形式,心灵的自由是实质。心灵的自由取决于教师是否具有自主性,被动的行为让人感到压抑,没有自由可言。教师要想体验到心灵的自由,就必须学会感受转换。如果一个人感受到的是被动,为了有一种主动的心灵体验,那么他就应该把它转换成主动的状态,做到“反客为主”,这种转换可以让人体会到一种自由。同时无欲则刚,升华境界,摆脱世俗的烦恼,也是教师感受自由的重要策略。教师应摆脱纯粹物质功利的诱惑,教书匠的困惑,漂浮无根的惶惑,使平凡的工作得以升华,这是体验人生意义的关键所在。 

  教师在追求教学艺术的过程中,要超越纯粹物质欲望的追求,要善于从精神需要的层次理解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的意义。如果教师的教学仅仅是为了获取衣食之资,那么他们往往就会急功近利。当他们把自己平凡的教学与自我人生价值的实现连在一起时,他们就会体会到无穷的乐趣。越爱教学,就越爱探索教学艺术;越探索教学艺术,乐趣就会越多,精神上就会有无穷的享受,就会感受到生活的完美与意义的充盈。于是,教师就会把教学看作是自己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具体化,把教学艺术的形成看作是自己本质力量的延伸,教学艺术创作与表现就会成为他激情澎湃的体现。 

  在教学美的创造过程中,教师会感受到一种职业美,一种幸福感,因为人的较高层次的需要在他们那里得到了满足。由于在教学中体会到了乐趣,教师便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充满了信心。(作者简介:王升,教育学博士,石家庄学院副院长;赵双玉,石家庄学院外语系讲师)

责编:杨粟梅

发表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发表审核后显示!

国家电网校园招聘考试直播课程通关班

  •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课程专业名称
讲师
课时
查看课程

国家电网招聘考试录播视频课程

  • 讲师:崔莹莹 / 刘萍萍
  • 课时:180h
  • 价格 3580

特色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免费学习,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全套国网视频课程免费学习

课程专业名称
讲师
课时
查看课程
在线题库
面授课程更多>>
图书商城更多>>
在线报名
  • 报考专业:
    *(必填)
  • 姓名:
    *(必填)
  • 手机号码:
    *(必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