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全部子站 > 备课网 > 教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短文两篇:不求甚解》教学设计之一

来源:长理培训发布时间:2017-09-26 19:56:21

   教学目标:
   1、理解“不求甚解”的真正含义。
   2、认识读书的益处,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3、学习文中论证方法的运用。
   4、了解驳论方式。
  教学重点:
    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等方法的运用。
  教学难点:
    理解不求甚解的真正含义。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不求甚解”是我们在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中学到的一句名言,这篇文章中作者以它为题意在要真正理解陶渊明的本义。那么,“不求甚解”真正的含义什么呢?我们一起从这篇文章中寻求答案吧。
  二、授新:
    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1、作者针对什么说法进行论述?
     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
   2、作者对此持什么态度?
     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同样没有充分的理由。
   3、作者认为“不求甚解”的含义是什么?
     一是表示虚心;二是说明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
   4、“好读书”和“不求甚解”有什么关系?
     “好读书”讲的是一个人要养成好的读书习惯;“不求甚解”则强调的是读书的谦虚态度和正确的方法。
   5、文中例举列宁批评普列汉诺夫和诸葛亮的事例与“不求甚解”的真正含义有什么关系?
     从正反两方面举例(诸葛亮、普列汉诺夫)论证读书的要诀在于虚心、会意。
   6、引用陆象山的话有什么用意?
     作为论据对“不求甚解”的含义进行论证。
   7、本文主要讨论了什么问题,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本文主要讨论了该怎样正确理解“不求甚解”的含义的问题。主要用了引用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和道理论证。
   8、本文在论证方式上有什么特点?
     有立有驳,驳立结合。
  三、教师小结:
    本文通过对“不求甚解”的含义的论述,告诉我们既要养成好的读书习惯,也要有谦虚的读书态度和正确的方法。
  四、布置作业:
   1、掌握课文中的要点问题。
   2、预习《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责编:杨粟梅

发表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发表审核后显示!

国家电网校园招聘考试直播课程通关班

  •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课程专业名称
讲师
课时
查看课程

国家电网招聘考试录播视频课程

  • 讲师:崔莹莹 / 刘萍萍
  • 课时:180h
  • 价格 3580

特色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免费学习,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全套国网视频课程免费学习

课程专业名称
讲师
课时
查看课程
在线题库
面授课程更多>>
图书商城更多>>
在线报名
  • 报考专业:
    *(必填)
  • 姓名:
    *(必填)
  • 手机号码:
    *(必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