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元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下图示意某日昼夜分布状况,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图中N、B间的距离约为
A:5000千米
B:10000千米
C:15000千米
D:20000千米小题2:从C地出发,依次过D.
E:F地,再回到C地,其走向是 A.先向正东走,再向正西走 B.先向东北走,再向西南走 C.先向东北走,再向东南走 D.先向西南走,再向东南走 小题3:此时,D地的地方时为A.12:00B.15:00C.18:00D.21:00
A:南纬15°、西经25°
B:北纬15°、西经25°
C:北纬15°、东经25°
D:南纬15°、东经25°小题2: 接到求救信号的轮船位于A点的A.东南方向B.西北方向C.西南方向D.东北方向
A:东南方
B:西南方
C:东北方
D:西北方小题2:对甲、乙所在地区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地云雾较多,年太阳辐射弱B.乙地地表崎岖,地表水下渗现象较为严重C.1月气温甲地较乙地低D.甲、乙两地以种植春小麦为主小题3:乙地所在省区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造成水土流失,使岩石大面积裸露或堆积,呈现出类似荒漠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其主要原因是 ①风力侵蚀 ②流水冲刷 ③流水溶蚀 ④气候干旱 ⑤毁林开荒A.①③④B.③④⑤C.②③⑤D.①②⑤
A:3°
B:5°
C:8°
D:10°小题2:图上标出的经纬网格区中A.②与③都处于暖温带B.随地球自转,③的角速度比④小C.从春分到夏至,①比④的昼长变化幅度大D.从夏至到秋分,②比⑤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幅度大小题3:人口密度差值最大的两个网格区是A.①和④B.②和③C.③和⑤D.④和⑤小题4:从地形和降水条件分析,最易发生泥石流的网格区是A.①B.②C.④D.⑤
A:洪积-冲积平原发育于山前
B:河漫滩平原发育于河流上游
C:三角洲平原形成于河流中游
D:河谷发育于河流上游
A:河口位置
B:河流两岸
C:渡口位置
D:河流发源地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①③②
D:②③①(2)小题2:图中③海区气温最小值一般出现在: A.1月B.2月C.7月D.8月(3)小题3:关于该图区域出现的地理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由于地处板块的张裂处,地中海正在扩大; ②图中北回归线穿过的区域为热带沙漠气候; ③图中西部的海洋中有加那利寒流从南向北流经; ④图中区域地震、火山分布较广,因本区域处于三大板块交界处附近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A:亚洲
B:大洋洲
C:欧洲
D:南极洲小题2:若该图直径为10厘米,则该全球海陆分布图的比例尺最接近A.1:100 000 000B.1:200 000 000C.1:300 000 000D.1:400 000 000
A:A
B:B
C:C
D:D
A:①②两地均位于中纬度
B:③④两地均位于东经度
C:①地位于a区域的东南方向
D:④地位于②地的西北方向 (2)根据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划分,位于两个相同半球的是 A.①与② B.③与④ C.②与③ D.①与④ (3)关于图中各地时间和日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③两地时刻不同,日期相同 B.③地的日出时间为6:00 C.④地白昼时间最长 D.②④两地的区时相差18小时
A:死亡人数与震级大小成正比
B:震源均位于上地幔的软流层中
C:两地震中相距约6000千米
D:均位于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2、两次地震造成人员伤亡不同,主要原因有 ①震级大小不同 ②震源深度不同 ③人口密度差异 ④发生时间不同 ⑤经济实力差异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②③⑤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